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,关注我们,您可以在本文下方留下您的宝贵评论和意见。
1968年,张万年时任广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,在接到命令后,前往越南参与援越抗美战争,并亲自考察了溪山战役。同年,他被任命为第43军127师师长,与政委关光烈搭档,共同承担起了指挥工作。127师,被誉为“铁军师”,是新中国军队中的一支王牌部队,培育了无数开国将帅,堪称军中的中流砥柱。
1971年9月8日,关光烈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,得知有重要任务。经过向军政委报告后,他赶往北京。抵达后,他被要求调集火箭筒等武器,但他发现事情不对劲,于是以无权调用武器为由拒绝了此命令,急匆匆地返回武汉军区。然而,回到武汉后,关光烈并没有上报此事。同时,127师师长张万年也收到了上级的紧急通知,要求稳住关光烈。张万年直觉上感到事态可能严重,但出于对搭档的信任,他依然不愿相信关光烈会有问题。但张万年是一个十分注重党性原则的干部,他很快指示自己的亲信随时关注关光烈的动向,并且保持密切报告。
展开剩余80%9月23日,张万年和关光烈奉命前往郑州参加会议。抵达后,武汉军区政委与他们分别进行了交谈。上级对张万年的态度和举动格外关注,因此多次向关光烈询问:“张万年知道你去北京了吗?”经过几轮询问,关光烈一再回答“没有”。不久后,关光烈被关押,而张万年则继续接受审查。在此之前,张万年已经被中央军委看中,命令他担任第43军参谋长,但这个命令最终被压下。
在接下来的审查过程中,张万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深感委屈与痛苦。因为处于审查阶段,他的威信大大受到了影响,军内工作也很难开展。由于涉及重大问题,没人敢为他挺身而出,而审查人员有时以审问犯人的口吻对待他,态度相当恶劣。1971年开始的审查,直到三年后依然没有结论,这让张万年心情非常焦虑。
1974年的一天,在一次与审查人员的谈话中,张万年失控,怒气冲冲地将桌上的茶杯摔在了地上。这一举动引起了现场部分人的强烈反应。当时,武汉军区刚刚调任了司令员杨得志。根据中央军委的调令,杨得志在1973年12月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,曾思玉则调往济南军区。两位司令员交接时,曾思玉曾表示:“武汉军区的问题相当复杂,需要时间去理顺。”虽然有心理准备,但杨得志正式上任后,发现军区内的问题比想象的还要严重,尤其是在政治和组织工作上。武汉军区的许多干部被关押审查,部分干部的案件迟迟未决,许多人甚至无法正常工作,张万年就是其中的典型。
杨得志对张万年的情况并不熟悉,也没有私交,但他听说“铁军师”和师长张万年的处境后,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。正当此时,审查组人员找到他投诉:“杨司令,张万年谈话时摔了杯子,态度不对。”杨得志原本正打算了解情况,没想到他们主动找到了他。听完后,他眉头紧锁,反问道:“摔杯子摔错了吗?你们审查了三年,至今没有结论。我认为,张万年同志没问题。你们什么都不让说,要是换作我,也得摔杯子。” 杨得志当即下令:“已经三年了,必须尽快做出结论。如果查不出问题,那就说明他清白。”
在杨得志的干预下,审查终于得出了结论——张万年无任何问题。得到结论的张万年长舒一口气,回想起三年来所承受的种种委屈,这位经历过无数战场的将军也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1974年7月,杨得志在一次大会上公开声明:“‘铁军师’是党的部队,党对‘铁军师’充满信任,包括你们的师长张万年。”这番话让张万年卸下了沉重的包袱,重新投入到军队现代化建设工作中,并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1979年,张万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升任第43军副军长,并继续担任127师师长,带领部队赴广西前线备战。张万年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,在抗美援越战争期间,他深入越南考察,不仅熟悉越南的地形,更掌握了越南军队的战术特点。凭借这些优势,中央对他的信任度很高。尽管127师的大部分士兵都没有经历过实战,初次面临战斗时的忐忑不安,但张万年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使他们消除了所有疑虑。大家都相信,在这样的师长指挥下,战斗必定能获得胜利。
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,张万年指挥的127师屡次取得胜利,迅速打通了进攻禄平的门户,令全军震惊。由于进展过于迅速,甚至打乱了许世友的整体战略部署,他被迫下令暂停127师的进攻。张万年在这场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令越军闻风丧胆,他们恼羞成怒,曾公开宣称要“活捉张万年”,但最终未能如愿。
张万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认可,特别是他集中兵力、迅速出击的战略战术,深得邓小平赞赏。此后,张万年进入了邓小平的视野,并受到重用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过程中,张万年负责了驻军准备和防务交接等工作。由于驻港、澳部队必须在政治上绝对过硬,选出的部队都是立下过卓越战功的英雄部队。在香港回归时,张万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,制定了详细的军事斗争准备方案,为香港回归谈判过程中的政治和外交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1997年7月1日,驻港部队成功进驻香港,尽管当天暴雨如注,但驻港部队依然整齐严谨,受到香港同胞热烈欢迎。张万年与驻港部队保持着紧密联系,随时向上级汇报情况。澳门回归时,积累了经验的张万年再次坐镇指挥。
2002年11月,张万年在军委工作已满十年,迎来了退休年限。在军委的新老交接大会上,他以四句话勉励自己:“上不愧党、下不愧兵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”退休后的张万年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保持早起晨练、散步等健康习惯,也喜欢练字、读书。尽管离开了领导岗位,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和军队的变化,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。
2015年1月14日,张万年因病在北京去世,享年87岁。22日,他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。作为一位早期革命年代成长起来的将领,张万年的逝世无疑是我党、我军的重大损失,标志着老一代将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