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:
这个周末,市场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中美贸易协议的达成。消息一出,市场议论纷纷,有人欢呼雀跃,认为A股即将迎来反击;也有人持怀疑态度,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缓和。那么,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?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市场动态的量化投资爱好者,我想从数据和机构行为的角度,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一事件的深层影响。
一、协议达成的背后:数据揭示的真相
老川宣布与我国和英国达成贸易协议,我国不再牵涉贸易协议的豁免日期问题。这一消息看似简单,但背后的含义却值得深挖。从官方措辞中我们难以直接得出结论,但通过其他渠道的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。
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中,新增了“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”的表述,同时删去了“择机降准降息”和“维稳汇率”的提法。这一变化的关键在于汇率的表述。作为制造业大国,我们的汇率压力与贸易问题息息相关。如果关税问题谈妥,货物出口顺畅,汇率压力自然会减轻。因此,央妈的表态实际上暗示了关税协定的达成。
展开剩余78%此外,外媒报道老川即将访问我国的消息也未被删除,这进一步佐证了协议达成的可能性。谈不妥的话,他怎么可能来?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:贸易协议的达成是大概率事件。
二、市场解读:流动性才是核心
A股市场向来以“奇葩”著称,很多时候不能用常理去推断。对于这次协议达成,乐观者认为这是重大利好;悲观者则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八年前的教训——协议签了又撕。更有甚者认为,老美此举不过是“围魏救赵”,试图通过施压其他国家来达到目的。
然而,这些观点都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:流动性。股市的涨跌归根结底是由流动性驱动的。港股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——尽管央妈克制,但流动性一旦释放,市场就会迅速反应。这次央妈明确“内循环为主”,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流动性释放铺路。
可以预见的是,老美今年大概率会降息,而我们也会随之调整政策。RMB的快速升值将带来大量流动性,A股的表现很可能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。
三、散户的困境:牛市中的“1+3原则”
对于散户来说,牛市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。周末我看到一个有趣的观点:“牛市1+3原则”,即“一个原则,三个不看”。其中,“一个原则”是换股强于持股。这一观点深得我心。
过去几年的市场已经证明,不动就是死路一条。数据显示,能跑赢指数的个股不到半数。行情好的时候都跑不赢指数,行情差的时候岂不是更惨?更别提那些大幅回撤的波动了。比如2019年的那波行情,最大回撤高达20%,堪比熊市水平。你真的能承受吗?
因此,牛市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好股票。而发现好股票的关键在于捕捉机构资金的动向。
四、机构资金的秘密:数据不会说谎
很多人认为机构行为难以捉摸,但实际上,通过大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蛛丝马迹。以近期中东局势紧张引发的原油股暴涨为例。表面上看是事件驱动,但实际上国际油价已经涨了两周多。市场的焦点被事件吸引后,股价才配合上涨。
以「通源石油」为例,过去一周股价几乎翻倍。从交易行为的角度看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(反映机构资金参与活跃度的指标)早已活跃多时。这说明机构资金早已布局,事件只是催化剂。
再看其他几只股票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同样活跃了很久。这种长时间的活跃却未伴随股价大涨的情况,恰恰是值得关注的信号。
反之,「国芯科技」这样的股票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迅速消失,即便有热点概念加持,也难以有所表现。
五、总结:量化数据的价值
市场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数据之中。通过量化分析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机构资金的动向,从而在波动中找到机会。牛市不是躺着赚钱的时候,而是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信号的时候。
最后提醒大家: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分享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声明:
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成,仅供交流学习之用。如有任何疑问或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人删除。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或操作建议,亦无任何收费群或荐股行为。请广大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。
发布于:上海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